一種孔位檢測工具的制作方法
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檢測工具,特別是一種孔位檢測工具。
背景技術:
在機械加工行業(yè),經常需要對機械零件進行鉆孔操作。但是,由于機械零件在鉆孔過程中可能會出現(xiàn)定位或裝夾偏差,因此孔位可能會出現(xiàn)偏差,因此需要在鉆孔完成后對機械零件進行孔位檢測。
檢測孔位的傳統(tǒng)方法是目視檢查或手動卡尺檢查。這種方法不僅會導致更大的勞動強度,而且最終可能會導致由于人工操作失誤導致的產品次品率增加。
技術實現(xiàn)要素:
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孔位檢測工具,可對已鉆出多種規(guī)格的零件進行孔位檢測,檢測精度高,通用性強。
為實現(xiàn)上述目的,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技術方案:
一種孔位檢測工具,包括底座、固定柱、連接架、氣缸、檢測頭、定位塊、定位板和定位柱;固定柱數(shù)為兩根,并在底座上平行排列。在工作臺上方,連接架套在兩個固定柱的中間,氣缸位于連接架上端的中間,檢查頭連接到氣缸的活塞桿端部,連接架側面有調節(jié)旋鈕,定位塊檢具設計,定位板和定位柱均位于底座上端,定位柱上端中間有一個定位銷。
此外,在檢測頭的左側還提供了兩個相互平行的細圓柱探頭。
此外,基臺呈扁圓盤狀。
另外,定位板位于定位塊的左側,定位柱位于定位塊的前方。
此外,定位板的俯視圖為L形。
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:本實用新型通過定位塊、定位板、定位柱的配合使用,可以準確定位零件??孜缓涂讖綑z測,檢測精度高,同時固定柱上的連接架高度可調,可對已鉆出的各種規(guī)格零件進行孔位檢測,通用性強。
圖紙說明
圖1是本實用新型孔位檢測工具的主視圖。
圖2是本實用新型孔位檢測工具的左側視圖。
圖3為本實用新型孔位檢測工具的軸測圖。
具體實現(xiàn)方法
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、技術方案和優(yōu)點更加清楚,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。應當理解,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,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。
參考圖1、圖2和圖3,一個孔位檢測工具,包括基臺1、固定柱2、連接架3、圓柱4、檢頭5、location block7、定位板8和定位柱9;固定柱2的數(shù)量為兩根并在底座1的上方平行排列,連接架3套在兩根固定柱2的中間,氣缸4位于連接架的中間??蚣?的上端,檢測頭5與氣缸4的活塞桿端部連接,連接框架3的側面設有調節(jié)旋鈕6,定位塊7、定位板8和定位柱9均位于底座1上端,定位柱9上端中部設有定位銷10。
檢測頭5的左側設有兩個相互平行的細圓柱探頭。
基臺 1 呈扁圓盤狀,有利于檢查工具的整體穩(wěn)定性。
定位板8位于定位塊7的左側,定位柱9位于定位塊7的前方。定位塊7、定位板8和定位柱9均使用以準確確定要檢查的零件。位置。
定位板8的俯視圖為L形。
通過手動轉動調節(jié)旋鈕6可以調節(jié)固定在兩個固定柱2上的連接架3的位置,使檢測工具可以檢測各種規(guī)格的零件。
氣缸 4 連接到外部高壓氣源??。
當人工將待檢零件放入檢具進行定位時,氣缸4通入高壓氣體,活塞桿帶動檢頭5伸出,實現(xiàn)零件的孔位檢測.
如果零件的孔徑和位置符合要求,則檢測頭5上的兩個探頭可以穿過零件上的孔,然后向氣缸4反方向通入高壓氣體,活塞桿帶動檢查。機頭5后退,零件合格;如果零件的任何孔徑和位置不符合要求,檢查頭5上的兩個探頭不能穿過零件上的孔檢具設計,活塞桿和檢查頭5不要縮回以提醒操作員零件不合格。
上述實施例用于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,但本實用新型不限于這些具體實施例。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修改、等同替換、改進,均應理解為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。